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科建设 | 本科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新闻传播大讲堂 | 规章制度 | 质量工程 | 实验教学中心 | 党的建设 | 学生就业 | 团学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院长致辞>>正文
母 校——杨晓峰院长在2015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致辞
2015年05月31日 商务传媒学院 

亲爱的商务传媒学院2015届全体毕业生们:    

五月是个毕业季,每每在西北初夏这个明媚的五月里,我都要为你们颂一曲离别,送一份祝福,也在这里向你们剖白,惟愿最后的只言片语能在未来与你一路同行。    

师生一场,情真意切,想说的太多。今天,我们只聊母校。    

人的一生,从小学到中学,从大学再到研究生,母校映像无不时时镌刻在我们的灵魂深处。    

我小学和初中的母校坐落在老家村口的一个山坡高处,每天上学要爬一段非常陡的山路,雨雪无阻。站在校门口那颗百年老杏树下朝南望去,十几处村落尽收眼底,十多里外的乡政府(那时叫公社)依稀可见。因此,登高望远、开阔胸襟是陪伴我一生的情愫。学校时常组织我们步行十几里山路到别的生产队参加当地一整天的劳动锻炼。尽管在班上年龄最小,母校却铸就了我坚毅勇敢的品格。1978年初中毕业那年,家乡首次实行中考全县统考,报考县一中的5名同学全部榜上有名,其中全县第一名、第九名(也就是本人)、第十二名都是同班同学,一时轰动全县。    

在母校县一中的经历颇有路遥《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的影子,尽管生活比较艰辛,13岁的我和其他住校同学一样每天要用煤油炉自己做饭,但有那么多优秀的来自北京、江苏的支边老师和本地老师,同我们一起克服困难,给我们传道解惑,特别是英语老师的威严、语文老师的美丽、数学老师的潇洒、物理老师的幽默、化学老师的憨厚、历史老师的慈祥,一切历历在目,多数同学衣衫褴褛,但不乏才气和豪情,生活是那样惬意、充实。    

1980年高考成绩上线,但不会填报志愿,被一所两年制中专学校录取。报到时发现班上45名同学中,有19位竟是我高中同班同学,我们都惊叹生活怎么会这么奇特!我们在班主任慈父般的关爱下成长,在深秋的老城墙上高谈阔论,在母校宽容、和谐的氛围中走向了工作岗位,17岁的我成了那座美丽小城的一名中学教师。    

三年后又一次参加高考终于圆了大学梦,母校在市府所在地的一座山脚下,那时喜欢一个人登高远眺远处的城市,喜欢母校质朴、恬静、向上的特质。这也是我潜意识中喜欢雨中独自驾车踽踽远行的渊源吧!    

我的研究生母校地处这座省城的繁华市区,校园湖畔静静矗立的烈士亭是母校精神的象征,而研究生公寓那一窗灯火总是给我这种勤工俭学夜归人满心温暖,导师的大气和睿智更是深深影响了我。求学路上有那么多好老师,真是三生有幸。    

可以说,母校给了我灵魂基因,母校是我精神交往的驱动力。    

在座的诸位弟子,你们的母校是昨日我们共同的兰州商学院,今日我们共同的兰州财经大学。我和我的每一个同事在努力工作,尽其心智想做你们的好老师!    

面对母校,有人感恩,有人憎恶,情愫复杂,各有所思;但无论怎样,你都留下了最珍贵的青春年少,你都无法抹去兰商四年对你性格的镌刻。我们共同的母校,而今已六十多岁,她成熟且灵透,儒雅兼锐气,和此时的你们一样,心怀梦想,随时准备开疆拓土。希望母校怀抱中成长的你们果敢坚强、自信从容……。    

1936年6月,开国领袖毛泽东主席在延安对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说道:“我在这里——湖南省立第一师范的生活中发生了很多事情,我的政治思想在这个时期开始形成。我也是在这里获得社会行动的初步经验的。”后来又对他的同班同学、曾任一师校长的周世钊讲道:“我没有进过大学,也没有到外国留过学。我读书最久的地方是湖南第一师范,我的知识、我的学问是在一师打好了基础。一师是个好学校。”伟人对母校的感念情怀溢于言表。    

当今电商巨头马云曾在美国亚洲协会上被前国务卿舒尔茨问英语是从哪儿学的,他神采飞扬的说了一个名字“杭州师范学院”,在阿里巴巴,如果被问及哪所学校是世界上最好的,那么这个回答也一定是“杭州师范学院”;他在很多场合都表达了自己对杭州师院的感谢和挚爱。这份对母校的赤子之心在这个情感泛滥缺乏诚挚的迷离时代越显珍贵。    

一直以来都有一种很流行的说法,说这个时代是一个“高考定终身,学历查三代”的时代,诚然,我们学校无法给予你一份金光闪烁的毕业证书,你们和那些所谓的“名校”毕业生确实存在出身上的差距,但是我从来都觉得“英雄不问出处”,你们身上甚至比那些名校毕业生有更可贵的特质,比如吃苦、比如机灵、比如更能放低姿态做事。就像我们学院的发展一样,从一开始就是在“地处西北,传媒大环境落后”的魔咒下找寻突破;因为这样的出身,我们从来不敢走捷径,不敢在喧嚣中有丝毫的浮躁和懈怠,一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随时“在明明德”,时刻“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十年磨一剑,现在我们学院拥有了50多名专业教师(其中14名博士)、三个教学系、四门本科专业、一门重点学科、一个硕士学位授权点、一座传媒艺术实验教学中心、一个文化传播研究中心(下辖四个研究所)、一家网站、十一家本科生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两家研究生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暨研究生工作站。    

我想,此刻,大部分毕业生的心里都会有很多类似这样的假设,“假如时光能够倒流,我想再和宿舍的你们彻夜卧谈一次;想再和我爱的你们不醉不归一次;想再用学生卡借一次新图书馆的书;想再好好上一次课;想走遍校园里的每一寸草地……”。与其说这是记忆的美好,不如说这是植根于你们骨血里的母校情愫,或许正是因为爱得那般深沉,才会有这般不舍。    

亲爱的毕业生们,我一直都记得你们的抱怨,抱怨和平校区的公寓又停水停暖了,抱怨你的热水瓶又不翼而飞了,抱怨食堂的饭菜份量又不足了,抱怨我们的实验室的摄像机不能人手一个了……,甚至记着你们抱怨这些时嘟着的嘴巴,向上翻的眼睛,但是我更记得,那天有人骂你母校的时候,你红着的眼睛和握紧的拳头差点瞄向骂你母校的人的脑袋。    

作为商务传媒学院的学生,从第一次的入学教育开始,我就开始想把“真实”和“胸襟”融入你们的人生要义,今天,我同样还想把这两个关键词作为临别嘱咐。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是信息海量的奔腾时代,也同时是资讯以假乱真的可乘时机;这是个宣扬个性的时代,也是要求协作的时代;真实在这光怪陆离的信息爆炸时代那样难以甄别,真实是那样弥足珍贵;同时,大了胸襟,便会小了世界,我经常和我的同事们讲:胸襟有多大,事业有多大。因此,母校希望你们始终带着真实和胸襟这两个人生的关键词,做有良知、有情义、有包容、有担当的传媒人。    

“别后唯所思,天涯共明月”。四年后的小满时节,你们即将远行!惟一份祝福与期盼伴你们相随,母校是你们永远最坚实的脊梁,母校时时刻刻都在静候远方的你带来的每一份佳音!    

最后祝各位弟子鸿鹄高飞、一举千里!    

上一条:逆 行——杨晓峰院长在商务传媒学院2015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致辞
下一条:想起邵飘萍——杨晓峰院长在商务传媒学院2014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致辞
关闭窗口
商务传媒学院 Copyright©商务传媒学院,2014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薇乐大道4号商务传媒学院,邮编:730101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931-5252090 版面设计及技术支持:张金溪